Saturday, July 10, 2010

Fr. Hu's seminar - 7/24-7/28

從孤寂到獨處,從幻想到祈禱-盧雲靈修思想初探

胡國楨神父講座將分四個單元進行,時間,地點如下:
  • 第一單元約三個小時,於七月二十四日,星期六,早上9:15 – 12:30,將假Parish Hall的北廳舉行。
    • 盧雲生平介紹
    • 盧雲自我評論自己一生的意義(影片)
    • 「方舟團體」創辦人對盧雲一生的評論(影片)
    • 以《走出孤獨》、《從幻想到祈禱:靈修生活的三個動向》及《浪子回頭》三書為基礎,談盧雲的靈修觀。
  • 第二單元,以《熾熱的心:感恩祭的生活默想》作讀書分享,
    七月二十六日,星期一,晚上7:30 – 9:30,假Parish Hall的北廳舉行。
  • 第三單元,以《你能飲這杯嗎?》作讀書分享,
    七月二十七日,星期二,晚上7:30 – 9:30,假Parish Hall的北廳舉行。
  • 第四單元,以《念茲在茲:活在聖神中》作讀書分享,
    七月二十八日,星期三,晚上7:30 – 9:30,假Parish Hall的北廳舉行。
為便利服務團隊準備場地,簡單的早點和茶水,報名請聯絡:
  • 徐麗華 (408)252-1580 或 email tengdeb@gmail.com,(subject請寫Henri Nouwen Seminar)。
  • 程曉淵 (408)926-5440

*****************************************************

從孤寂到獨處,從幻想到祈禱

盧雲靈修思想初探

2010.07.24、26~28聖荷西華人天主教團體
參考書目:請大家備妥以下三本書
  • 書一:《熾熱的心:感恩祭的生活默想》
  • 書二:《你能飲這杯嗎?》
  • 書三:《念茲在茲:活在聖神中》
    廿世紀在基督信仰的世界中,有兩大靈修作家:牟敦及盧雲。兩人在靈修思想及靈修體驗上,有著師承關係。牟敦是嚴規熙篤會的隱修士;盧雲是原籍荷蘭的教區神父,是個從心理學及日常生活談靈修學的作者。
    盧雲,在1960年代,於美國聖母大學從事心理諮商與牧靈關懷方面的研究及教學工作。
    1970年代在耶魯大學教授靈修學及司鐸牧職相關的課程,其間多到到嚴規篤會隱修院做長期(超過半年以上)的靈修體驗,寫了一連串有關靈修 體驗的書籍作品,其中使他成名的兩本作品是《走出孤獨》及《從幻想到祈禱:靈修生活的三個動向》,前者是透過??福音默想,談祈禱及靈修的意義;後者是比 較有系統地談靈修生活的理論。他認為真正的靈修途徑是「從孤寂到獨處;從敵意到善意;從幻想到祈禱」。
    隨後,盧雲於1981年,辭去耶魯的教職,前往拉丁美洲,希望培訓自己成為一個傳教士,但挫折而歸。接受哈佛大學神學院邀約教授靈修學。三年後,正式離開大學教職,加入以服務身心重殘人士為主的靈修社團「方舟團體」,直到逝世。
    促使盧雲將餘生完全投入「方舟團體」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他接觸到荷蘭畫家林布蘭的「浪子回頭」畫作,他辭去哈佛教職,以一年時間思考並體驗 「方舟團體」生活期間,他曾前往俄國聖彼德堡某博物館原畫作前默想體悟其中天人關係的真義,而後他寫了《浪子回頭》一書,這是盧雲靈修思想成熟階段是重要 的作品之一。
    而後,盧雲在「方舟團體」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巿郊的「黎明之家」度其人生最後的十年生活。
    《熾熱的心:感恩祭的生活默想》、《你能飲這杯嗎?》、《念茲在茲:活在聖神中》三書是盧雲晚年最後寫出的靈修作品,是他一生靈修成果的最後結晶。
    這次「盧雲靈修觀」講座,我將分作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約三個小時(7月24日9:15~12:30),內容包括

  • 盧雲生平介紹
  • 盧雲自我評論自己一生的意義(影片)
  • 「方舟團體」創辦人對盧雲一生的評論(影片)
  • 以《走出孤獨》、《從幻想到祈禱:靈修生活的三個動向》及《浪子回頭》三書為基礎,談盧雲的靈修觀。

第二、三、四單元,每單元約二個小時(7月26~28日19:30~21:30),分別以下列三書作讀書分享

  • 書一:《熾熱的心:感恩祭的生活默想》
  • 書二:《你能飲這杯嗎?》
  • 書三:《念茲在茲:活在聖神中》

No comments: